上周A股市场在震荡中延续上行趋势。数据显示,截至上周五收盘,沪指、创业板指已分别收复3300点和2800点关口,三大股指周线再度上涨。在看好A股后市行情的同时,业内人士提示投资者应关注市场当前存在的、可能诱发波动的因素。从后市配置方向看,看好新能源、军工等成长赛道仍是券商共识。

      截至6月24日收盘,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周线收获四连阳,全周累计涨幅分别达到0.99%、2.88%、6.29%,其中创业板指周涨幅更是创下一年多以来新高。上周投资者交易活跃,有4个交易日沪深两市日成交额超过1万亿元。

      上周,电力设备、军工等成长板块整体表现明显好于煤炭、石油石化、银行等价值板块。在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方奕看来,5月以来宏观经济与系统性风险预期趋于稳定,因此对业绩确定性的偏好下降,传统“稳增长”相关板块的预期回报降低。“边际资金决定风格,高风险偏好的投资人主导行情,投资风格重新回到具有长期可持续、盈利高增长的成长板块。”

       结合日前ETF纳入互联互通等政策面利好消息,方奕认为A股估值处在偏低水平,基本面开始向上逐步改善,经济预期好转叠加投资者对风险的认识和担忧下降,A股仍处在可为期。

      与此前数周行情表现类似,上周A股市场的上涨也非一蹴而就:6月21日、6月22日,A股三大股指集体收跌,其中6月22日沪深两市日成交额跌破1万亿元关口。在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汉锋看来,考虑到资金利率仍在相对低位、流动性放松态势可能延续、市场情绪转好可能有一定惯性,短线A股市场有望在波动中继续修复,但同时也要注意,资金宽松驱动的市场往往短期趋势相对较强,波动也相对大,若后续出现赚钱效应减弱迹象,市场可能会转为波动加大而非单边上行的状态。

    “市场趋势向上但仍可能出现阶段性休整,盈利下修是触发因素之一。今年7-10月中报披露后A股盈利预测可能还会再次下修,但幅度相对2020年会更小。”海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判断,今年盈利预测下修对市场的冲击或类似2020年7月。

      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林荣雄认为,市场已经逐渐走出大跌思维,建议投资者积极把握结构性行情,在行情没有真正形成突破之前对于指数空间不要期望过高。“对于震荡市行情的把握就是轻指数、重结构,看个股,尽量避开走势弱于大盘的个股,对于强势股(具备成长潜力)中线持有,对于走势和大盘接近的个股则采取箱体操作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