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镍逼仓事件震惊全球金融市场,近日伴随多种金属库存降至历史低位,有观点认为,相关品种将面临逼空风险。在此背景下,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多位业内人士,对当前金属市场库存、交易持仓、升贴水等情况进行了解,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尚不具备逼仓所需的必要条件,海外金属期货挤仓预期仍存,但逼仓风险不大。

       多头氛围浓厚

       在低库存背景下,金属市场的挤仓预期愈来愈浓。“目前,我们似乎每周都面临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新的挤压。”美国银行金属研究主管Michael Widmer日前表示。

     “目前市场多头氛围较浓,恐慌情绪容易出现。”中银国际期货有色首席研究员刘超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低库存挤仓现象已在LME镍和锌上充分体现。毕竟在当前低库存、高通胀背景下,金属价格持续上涨,现货高升水,持有库存容易获取超额收益。

       据市场人士介绍,许多企业为了保证原料供应,通过买入期货锁定原料成本,例如大众汽车买入了10万吨镍头寸,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应的紧张。

     “无论是从长周期看,还是对比历史同期,当前的LME金属库存水平均处于历史低位,对应着处于高位的金属价格。”美尔雅期货有色高级分析师张杰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一方面,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后,充足的货币流动性带动了需求端迅速增长,尤其是欧美经济明显过热,新能源景气度提高,使得镍、铝、铜都出现了明显的需求增量。另一方面,供给扰动明显,源于能源价格居高不下,抬升了欧洲地区炼厂成本,造成供给端的缩减。

      “去年以来,海外制造业增速始终维持在高位,海外企业订单充足,处于主动补库存阶段,带动有色金属需求上升。此外,有色金属供应弹性小,需求弹性大,叠加地缘因素,来自俄罗斯的供应持续下滑,造成了LME库存不断减少,多数金属库存跌至2013年以来的最低位。”刘超说。

      “与去年4月相比,LME铜、铝、锌、铅、镍库存分别下跌了23%、67%、60%、64%和72%;锡库存增加了105%,是唯一一个库存增加的有色品种,增幅较大的原因是锡的绝对库存过低。”刘超表示。

供需紧张程度逊于去年四季度

       在伦镍之后,其他金属中,锌正面临着类似考验。

       低库存、相对更多的注销仓单、现货升水以及欧洲供应限制情况难以缓解等因素,均为锌价带来不确定局面。

     “现阶段而言,锌的逼仓风险相对较高。”东证期货有色资深分析师孙伟东对中国证券报记者分析,库存方面,尽管LME锌的全球显性库存尚未创下新低,但近期去库存节奏较快,且区域间分化明显,欧洲及美洲地区库存均已位于历史低位,而海运运力紧张及高昂的海运费使得亚洲地区的过剩产量难以跨区域转移,区域库存再平衡仍需等待。欧洲能源危机则使得全球18%的锌冶炼产能持续面临扰动,而这一风险与地缘局势事件高度挂钩,不确定性极大且难以预判。

       但也有分析人士认为,锌市场形势看似凶猛,其实有很多转机。

    “从内部条件看,多逼空行情的形成一定是体现在空头手上货源少,而现货需求又偏高的时候。从指标变化来看,应该出现高升水、高注销仓单、低库存情况。”张杰夫表示,锌虽然满足了三个条件,但国内的库存处于历史高位,供给相对充裕的国内炼厂有部分出口交仓的需要,且有足够货源交付,因此未来可能还有挤仓预期,但发生逼仓的实际风险不大。

       从外部条件看,张杰夫进一步分析,目前来看,LME制度和对极端行情的反应也因为伦镍事件有了前车之鉴,会未雨绸缪,类似伦镍逼空事件的外部不确定因素正在消除。

    “目前LME金属现货升水程度已经不如去年四季度。欧洲地区的库存紧张与亚洲地区的库存相对充裕正在逐渐平衡,预计在没有人为因素干扰下,金属市场将难以出现恐慌情绪。”张杰夫认为。

展望后市,张杰夫认为,有色金属价格整体运行至高位后,继续追高的盈亏比偏低,但目前金属价格拐头向下的时机还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