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经历了悲观一周之后,消息面偏暖甚至是频吹暖风,似乎挽回投资者的一些投资信心。从消息面来看,先有鼓励券商基金并购重组且支持员工持股以及股权激励等措施;后有优质险企权益投资上限从30%提升至45%等。此外,从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二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3.2%,而一季度同比降幅达到6.8%。经济的恢复性回升,有利于为资本市场的回暖创造出基本面的支持,虽然多年来股票市场的晴雨表功能并不算过于灵敏,但经济复苏预期,对股票市场的中长期影响也是偏向于积极。


  从政策降温到消息面回暖,或许成为未来股票市场走势的参考指标。以险企权益投资上限放宽消息为例,此前全部保险公司的权益投资比例上限为30%。但从此次的政策规则调整来看,却显示出进一步的放松,并对优质险企的权益投资上限提升至45%。


  需要注意的是与之前统一30%的投资上限不同,这一次的规则却显得更加灵活。具体来说,根据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的高低,来规定不同的权益投资上限比例。假如保险公司在上季末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到100%,那么权益投资余额不得高于保险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10%。假如保险公司上季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在350%以上,那么权益类资产投资余额不得高于保险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45%。


  由此可见,与之前统一规定权益投资上限为30%的规则不同,如今的规则更显灵活性,对偿付能力不足或风控能力较弱的保险公司,可能会进一步收紧它们的权益投资比例。但对偿付能力很强或风控完善的保险公司来说,将会进一步提升它们的权益投资比例,对不少保险公司来说,未来在权益投资比例上,将会获得更大程度上的发挥。


  不过即使按照旧的规则,保险公司也不一定可以触及到30%的权益投资上限比例,普遍保险公司连一半的比例都无法达到。由此可见,即使把权益投资上限比例大幅提升至45%,那么对保险公司来说,也不会立马采取大举增加权益投资比例的策略。因为对权益资产的投资,本身非常考验保险公司的风控能力以及资产配置能力,稍有不慎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投资风险,保险公司在权益投资上也会显得比较谨慎。


  或许从现实的影响分析,针对优质险企权益投资上限的提升,可能影响非常有限。但把这则消息放在了目前行情之中,却会有着不一般的意味。